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12289号
© 2010-2021 移动互联网服务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10号荣华国际大厦5号楼12层 Tel: 010-8646 7001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迎来了2014年第一个旅游出行小高峰,全国不少景区的游客数量甚至不亚于“黄金周”。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游客的出行方式中,打的出行成为了新的主流。“快滴打车”打车软件成为了出租司机和乘客们的新宠。
4月8日,“快滴”打车的每笔交易补贴降到了3元,相比之前最高峰时期的13元补贴,无疑会损失一些平时并不打车的消费群体。然而“快滴”前期的“烧钱”并不会因此而打水漂,这几个月的“请大家打车”,恰恰建立了快滴在全国的用户基础,尤其是出租车司机的使用基础,让乘客在哪里都能顺利叫到车。正如快滴COO赵冬所言:“快滴要从一款打车APP发展成综合的O2O平台。”
国内打车软件宣告盈利表明业务内的“圈地”阶段告一段落,市面上各种唱好或看衰的言论也层出不穷。而在笔者看来,互联网大鳄们的“烧钱”战争只能证明打车市场的“有利可图”。
政 府部门“监管不能剥夺打车软件自由调度权”的言论对国内打车软件表示了支持。对于“快滴”本身而言,无论是之前“帮老人免费打车”的公益之举,还是与淘宝 旅行、卓越游戏的“联姻”,或者很有可能推出的“代驾”及收购高德之后的“热点推荐”服务,都不难看出“快滴”决策者们已经画好了一幅蓝图,将进一步使首 批用户发展为深度用户,功能拓展和用户黏度增强将取代“补贴”成为增强用户黏度的下一步战略。
关于“快滴”,国人还都停留在“优惠打的”的陌生印象阶段,从市场来看,接踵而来的附加功能和联合营销攻势正在酝酿。“胜负”之论尚早,对于“快滴”的“熟悉之旅”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