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是中国最适合创业的城市。因为,在景德镇,梦想有舞台、创业有载体、创新有空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江华如是表示。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江西省景德镇市积极完善优惠政策,健全小额贷款服务和创业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双创”扶持力度,探索“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新模式,努力做好“双创”“加减乘除”的大文章。
政策帮扶上做加法
“提及创业,有两点让人印象深刻:一是创业成功之后的成就、喜悦;二是创业之初的艰难、苦涩。”江华告诉记者,创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既需要创业者的主观能力,也离不开大环境的支持。为了强化对“双创”工作的领导,景德镇市特别成立了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以青年创业、返乡创业为突破口,制定了详细推进“双创”工作的相关方案。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推动“双创”工作,2015年8月,景德镇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景德镇市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15年10月,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具体政策,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揽子配套措施,形成政策组合拳,全方位、全地域地支持创新创业。如:积极推进财园信贷通工作,2015年年末贷款余额达到8.15亿元,超额完成江西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支持中小企业224户;建立了“一站式”企业融资超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累计为458户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3亿元;在全省首推大学生“三户联保”、电子商务免证照创业贷款工作机制;明确了对在科技成果完成和转移转化中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比例不低于80%,对入驻企业实行生产用气、用电增量部分补贴等政策。
此外,为了推广创业者的成功经验,给创业者提供学习范例和有效借鉴,提高创业者的经营能力,当地政府还利用网络媒体等平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挖掘创业典型,鼓励引导大众创业。
“2015年,仅乐平市就发展创业示范带头人450余人,新发展私营企业576户、从业人员5726人、注册资金22.24亿元;个体工商户2504户、从业人员6676人、注册资金5.5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36户、从业人员864人、注册资金4.62亿元;吸引回乡创业人数478人、创办企业或经济实体267户。”江华对本报记者说。
减负增效上做减法
“这两年,中央围绕‘双创’出台的政策核心都是‘降门槛、清障碍、搭平台、聚合力’,为了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景德镇市也作出了一系列措施安排。”江华告诉记者,首先,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和江西省的要求,扎实做好行政审批的承接、取消和下放工作,2015年以来,景德镇市本级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1项,下放11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有序推进“三单一网”建设,通过梳理和汇总,及时对外发布了权责清单,并实现了网上审批,全市43个单位集中“晒单”,阳光政务广受好评。
三是扎实开展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放宽经营场所、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以乐平市为试点,提前一个月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三证合一”工作,全面实行“一照一码”制度,开通“个转企”工商登记绿色通道。同时,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的限制,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
四是实施稳企援岗政策。先后推出降低社保费率、失业保险补贴等政策,积极主动为企业减负增效。2016年春节期间,共为33户企业提供失业保险补贴722万元;设立了景德镇实体经济还贷周转基金8000万元,自2015年11月启动以来,累计为60多户企业提供续贷周转资金达3亿元,较民间融资减少财务成本300万元。
“四众”模式上做乘法
“为了搭建好平台放大乘数效应,景德镇市始终坚持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上挖掘潜力,打造创新创业经济增长极。”江华告诉记者,一方面以家庭“十小”创业项目(用工人数在7人以下、投资成本50万元以下的小加工、小手工、小旅馆、小养殖、小商店、小餐饮、小摊点、小中介、小修理、小运输)为重点,拓宽创业途径,用小项目做大文章,培育遍地开花的草根经济,目前已带动周边2000多名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
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优势,首创“陶瓷+”新模式,打造陶瓷创客空间,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目前,陶瓷工业园区创客基地拟建设陶瓷科技实验室、陶瓷工业设计中心、陶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陶瓷创客多功能会展中心、陶瓷创客空间、虚拟艺术大学园(产学研基地)、陶瓷时尚媒体工作站、陶瓷创业孵化中心,在众筹方面引入广告、品牌、策划机构,通过集中搭建平台,构建陶瓷创新、创意、创客、研发、信息、论坛、孵化、推广、互动等陶瓷创客体系,基地建成后将接纳创客人员5000余人。
产能结构上做除法
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景德镇这几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在主攻陶瓷、航空、汽车+旅游的“3+1”产业体系的同时,重点推进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电子商务等服务新产业。如注重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立足陶瓷创新创业,着力打造名坊园、陶溪川等一批创意创作基地。名坊园吸收“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制瓷技艺,首批遴选出26家企业入驻,成为展示以景德镇为主的陶瓷历史文化和手工制瓷精品的“大观园”。
另外,加快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依托赣东北商贸城、农产品(000061,股吧)批发市场、再生资源市场等商贸流通平台,积极引导民众参与市场经营。截至目前,参与市场创业达1500多户,涉及物流、食品、服装、家居、家电、数码、蔬菜、农副产品、水产品、再生资源回收等10多个门类。
更为关键的是,促进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整合资源,对老厂房、老办公楼宇、老商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并选择发展势头好、经营能力强、有品牌、有市场的电商企业作为重点建设单位优先培育。目前,全市共建成电商创业园、创业基地5个,吸引电商创业企业370余家,培育电商示范企业16家,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全市70%以上陶瓷企业和商户已上线销售,全国陶瓷十佳网货名牌景德镇占了7席,电子商务网店总数超过1万家,连续3年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城市”。
江华告诉记者,通过运用“加减乘除”法,着力打造“四众双创”新引擎,实现了“梦想有舞台、创业有载体、创新有空间”的“三有”目标,激发了广大青年创业者的热情。
梦想有舞台。首次承办了中国技能大赛暨首届“古窑杯”陶瓷成型职业技能全国总决赛,其中,景德镇6名选手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6位选手获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积极组织选手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景德镇1名选手荣获优胜奖,受到中央领导接见,实现江西零突破。
创业有载体。全市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9个,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963户,带动就业6042人。大学生陶瓷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江西省首家全国创业示范基地,第二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成为双料“国家级”创业园;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初步建成,归然陶瓷和乐天陶社两个陶瓷创意集市初具规模,雕塑、建国、红店等创业载体已成为“景漂”创业乐土,青年创业梦想的众创空间新格局基本形成。“‘大创园’是部、省、市共建的成功典范,得益于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上级人社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凝聚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心血。”江华告诉记者,2015年8月,新任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在市长颜赣辉陪同下,专程来到大创园与创业学子亲切交谈,希望景德镇大学生陶瓷创业孵化园作为国家级示范基地,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创新运营管理思路,按照“产、学、研、用、商、游”一体化的要求,以开阔的视野和发散的思维将园区打造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在刚刚闭幕的“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场推进会”上,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对景德镇大创园给予了充分肯定。
创新有空间。以园区为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景德镇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0户,其中科技小巨人企业2户。同时,组织对近40个新产品进行了鉴定,培育和扶持了一批有产业优势、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技术中心,新增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家。
“为什么说景德镇是中国最适合创业、创新的地方。”在江华看来,一方面景德镇资源丰富,和陶瓷相关的产业链非常完整,有很强的集聚效应。另外,创业成本不高,不需要很大的投入,5万、10万元都可以创业,只要有创业激情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平台和岗位,实现个人创业梦想。同时,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创业者会做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