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第二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举办,“双创”已走过了两年多的历程。
10月12日,开幕当天的深圳主会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莅临,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的空降,从全国精心遴选出的创业项目的聚集,引爆了整个深圳湾创业广场,也给热潮似乎有些褪去的双创活动,再度燃起了一把火。
今年的双创周,既是成果展示平台,某种程度上也像是一个中期检验考场。投资者出手更加谨慎,观众们似乎也带着越发挑剔的目光,舆论中更是不乏“咖啡凉了”的说法。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双创又确实在扮演着增长“新引擎”的角色。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双创周现场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11.6%的增长,利润总额的增速更是达到了18.9%。
因此,从更宏观的视野来观察双创时,除了津津乐道于双创产生了多少炫酷的高科技产品、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之外,更应该看到,企业家抑或创业者,从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革命性的创新本不常有,在特定细分领域踏踏实实的价值创造者,往往更是这个时代所需。
顶层设计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今年5月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二步,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第三步,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这意味着,借助这一波浪潮,中国希望成为真正的创新经济体。若以这一使命为目标,双创或许只能称得上才刚刚起步。
双创中期考
“深圳创客周(国家级)看上去没多少黑科技,是我走错地方了吗?”
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不乏类似的质疑和调侃。在今年的双创周深圳主会场,400米长的创业大街上,目力所及,展出的主打产品包括机器人、VR头盔、概念车等,严格来讲,算不上是“最新发明”。
不过,若将双创的成果简单等同于高大上的发明创造,显然是一种过于严苛的思维。比较中肯的观点是,创新应分为两类,一类是颠覆性的,从无到有;一类则是改良式的,不断改进质量、降低成本。
正如深圳市前科创委主任陆健指出的那样,即便是明星科技公司大疆,它的技术门槛并非高不可攀,无人机也不是大疆首创,但它成功的一大原因在于很好地控制了成本,真正让无人机走入千家万户,这里面当然也体现了对技术的深刻理解。
而从“创业”的角度来看,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在2015年新登记的444万户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据了80.6%。
曾任万科执行副总裁、协信地产CEO的刘爱明,一年前离职投入双创大潮,自称做的是“服务机构”,他创办的中城新产业,立足产业地产,通过整合供需双方的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服务转型升级中的制造业。
刘爱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其实就是做一个公众服务平台,这本是个已经谈滥了的概念,但究竟有多少家做得很好?创业的本质,首要考虑的还是给客户带去价值。
相比于中城新产业为制造业企业主打造平台,孵化器则一般主要面向年轻的创业者,这类机构也无疑是不错的观察双创的指标。
在深圳主会场,各类创客空间、孵化器仍是参展的主角之一。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统计,截至2015年底,纳入火炬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2530家,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众创空间超过2300家,服务的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达12万个。
尽管一部分孵化器生存困难已经成为摆在台面上的事实,倒闭也在真真切切地发生。但在创业者和观察人士看来,无论是孵化器的发展,还是创业潮,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今年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风险投资研究室主任刘曼红表示,孵化器并不是中国特色,各个国家都有,这在创新创业的环境中是一种客观现象。很多人说孵化器会死掉一大批,但大风大浪里的生死都是正常的现象,这也是中国发展的需要。
创业潮何以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业史先后经历了个体户爆发,国企员工下海,互联网创业三波浪潮,当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被视作第四轮参与更为广泛的“个体创业潮”。
9月,腾讯研究院发布《2016创新创业白皮书》,其中指出,中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中的创新创业新星,“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双重动力为双创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某种程度上,双创的火爆确实缘于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截至今年上半年,仅国家层面就已出台大力推进双创的20多项指导性文件。但这一波创业潮的兴起,又确有其适宜的市场土壤。
智能硬件制造能力的长期积累,移动互联网红利释放,无疑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也是创业者的机遇。无论是初出茅庐的青年,还是传统行业的企业主、从业者,都涌动着渴望成为时代弄潮儿的梦想。
一位在此前的职业领域已颇有成就的中年跨界创业者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在接触新事物,尤其是各项令人眼花缭乱的先进技术,这是种让人兴奋的生活方式。
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更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VR领域的一位年轻硬件创业者涂庆博表示,“大环境提供了足够好的机会让我能够去做给社会、给自己都带来收益的事情,因此选择了创业。”
而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阶段来看,在GDP增速破7的新常态下,全社会亟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正是刘曼红所称的“中国发展的需要”。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深圳发表了一场关于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演讲,他指出,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如果不去描述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我们无法描述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
落到更具体的逻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创业可以解决就业,小微企业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消费对经济驱动在增加,投资已经退居二线。消费靠收入,收入增加靠就业,就业靠创业,这就是双创的逻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261.9万户,同比增长28.6%,平均每天新设立的企业达到1.4万户。创业公司的井喷也直接带来了就业岗位的增加。上半年初创企业网上提供招聘岗位146万个,其中仅6月当月就增加了23.2万个,同比增长213%。
徐洪才进一步指出,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弱的形势下,转而开发人才红利刚好契合了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这也有助于中国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来自浙江宁波的孵化与创投机构盛世方舟的合伙人谢作强,对二三线城市的创业生态有着更加微观的认识。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民营经济,很多都面临着交接班的时期,对于年轻的一代而言,会自发地产生转型和再创业的需求。
他进而指出,“从这个逻辑来看,这一波创业潮只会越来越热。”
走向真正的创新体
尽管享受着天时地利,但要想通过此轮双创浪潮,成为顶层设计所提出的“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
在去年的双创周深圳会场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见到了数家无人机创业公司。但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副秘书长陈文杨指出,在追逐热点概念的同时,大多公司并没有真正解决好飞控、障碍物避让、发动机、载重等问题。
10月12日,在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上,无人机龙头企业大疆创新CEO汪滔在发言中同样表示,有不少创业的人喜欢赶风口、炒概念、投机取巧,这些做法门虽然宽,路虽然大,然而却无法带来实实在在的创新,既是对创新精神的误读,也是对创业环境的破坏。
在汪滔看来,双创更在于鼓励大家“进窄门”,而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那些尚未突破的技术、还未出现的设计、仍需培育的市场,才是创业的真正“捷径”。
汪滔所指的,正是业界时常提及的双创“去虚火”。事实上,经过两三年的市场洗礼,包括创业者、投资方等在内的各个参与方也变得更加理性。一个直接的佐证是,在“资本寒冬”的概念背后,其实是创业项目内在价值的回归。
资深创客观察人士李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所有人都要经历学习的过程,一部分人会觉得日子不太好过了,但有实力的终归会留下。
另一方面,从城市竞争的角度来看,在盲目迷信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之外,越来越多的声音在提出双创应回归地方,回归产业。
谢作强指出,很多创新离不开产业链的支撑,他们所愿意做的是结合各地的产业优势,去做相应的项目挖掘和服务。比如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完全没有必要去追逐互联网项目。
前述《2016创新创业白皮书》也指出,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明星城市外,还出现了独具特色的“黑马”,通过在特定产业上的深度布局,未来也有望成为创业亮点城市,例如福州大力发展VR,贵阳大力推动大数据等等。
不难看出的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创业不应只是带有逐利心态的盲目追随,而是基于内生需要和外在禀赋的创造。
张维迎将企业家的两个功能分为“套利”和“创新”,前者是利用不均衡的机会赚钱,随着资源配置的移动,最后趋向于均衡;后者则是通过创造出新事物不断打破均衡。
张维迎指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创新型企业家的出现,而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环境等有很高的敏感度,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相应的制度变革,比如监管要有新思路,创造适合“创新”而非“套利”的环境。
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深圳表示,政府要通过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双创”营造良好环境。通过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提高市场主体的生存率和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