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西省信息中心主任金锋
4月4日,周日,金锋终于飞回了江西南昌,陪伴家人度过周末。在这里,他仍无法关上手机,“你们随时可以给我电话”,他说,“我乐于分享甚至讨论江西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思路。”
此时,江西省电子政务“一网通”正处于声名鹊起之时。哪个省都知道统一网络平台的好处,但知易行难,成功的案例凤毛麟角。
据金锋介绍,某省市曾一口气分别建设7张电子政务专网——市委、市政府、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广电局等各据一方,相互之间不能互联互通,只好增加投资近3亿元,在这些专用网之上再构建一张统一网,但由于原有专网的设备品牌、型号、技术的不同,使“统一”之路举步维艰。
谁都不曾想到,受到中纪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位领导肯定的“一网通”居然诞生于经济基础薄弱的江西省。各种荣誉、各地考察队伍纷至沓来。2008年,金锋也因为在信息化领域的贡献,被选为奥运火炬手。
在过去12年中,江西省电子政务经历了“一网通”从启动建设到广泛应用的发展阶段。
江西省只投资1.5亿元便建成了 “纵向到底(覆盖省市县)、横向到边(涵盖所有党政机关)”的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实现了“一网通”。与全省分散重复建网需要投资20多亿元相比,“一 网通”不到它的1/10,经济效益显著。加上便于网络互连互通,内外网物理隔离,统一互联网入口,统一政务网视频会议、统一公务员电子邮箱等优点,江西省 “一网通”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兄弟省市的肯定与高度评价。
停不下来的人
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独家专访时,金锋刚刚从中组部“大组工网”项目调研归来。
总能保持与信息化领域“最高水平 的人”密切联系,这是金锋给笔者的第一印象。他坦言,江西省“一网通”的成功与这一举动密不可分。在“一网通”规划阶段,金锋便请来原国信办领导亲临江西 指导。经领导和专家指导而形成的“一网通”方案让人很兴奋,他们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了通信公司现有的网络资源,构筑起江西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形成了 全省党政机关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一网通”。
“如果我当时我不参与国家有关信 息化文件的研讨会,对国家有关信息化的思路、政策、措施理解不深,江西省电子政务‘一网通’也许不会加快实施,我们有可能会走很多弯路。”金锋告诉记者,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中共中央办公厅17号文件(2002)》,他几乎全程参与了讨论与起草。
在推行“一网通”之初,部分省直属部门、市县有疑难情绪在所难免。金锋清楚地认识到,由省领导高位推行是多么重要。因此,他经常向省政府领导汇报工作,保持着与省领导的顺畅沟通,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关于是否采用“一网通”问题,当地至今仍流传着省政府领导与省直属某部门负责人的一段精彩对话。
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一次会议上,江西省信息中心提出要建“一网通”,但是有的部门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一网通”解决不了上联国家部委、下联市县的问题。
省政府领导解释道:“怎么不能联网呢?就好比建设高速公路,我们江西建好自己的路,北京、上海来的车,到南昌、赣州,接进来就行了嘛。我们不要买个电话机,就自己建电信局,买个汽车就自己修条路。广域物理网络应该统一建,各单位只要建好局域网就可以了。”
“我觉得,这段话思路清晰、形象生动,对制止网络分散重复建设起到很大作用。”金锋表示。
江西省政府领导把对“一网通”的支持提到了行政管理的高度。据介绍,江西省政府主要领导在会议上强调,全省各级党政机关都要依托省政务信息网实现联网,不许搞广域物理网分散重复建设。凡是申请单独建网的,省发改委不准立项、省财政厅不准安排资金。
上级如此支持“一网通”,一个重要原因是跟“钱”字有关。金锋对数字似乎有着一份天生的敏感,算起账来思维十分清晰。
“省政府领导算过一笔账。”金锋说道,“如果省党政机关分别重复建网,最少需要投资20多亿元;而集中统一建网,实行‘一网通’,只需花1.5亿元。”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江西省而言,“一网通”可谓是被经费限制倒逼出来的。
在多方支持下,“一网通”高速扩张,一发而不可收拾。江西省再也没停下推进统一网络平台、制止重复建设、节省投资经费的步伐。
敏感的计算器
“江西人爱少花钱、多办事、办大事。”金锋透露了江西省近年来正在实施一系列基于“一网通”的应用开发。其一是省政务网视频会议系统,其二是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在一些政府部门,一 不留神就会成了昂贵的摆设。但就是这通常利用率不高的视频会议系统,江西省硬是集中统一建了起来,而且应用充分、效果显著。仅2009年,江西省委、省政 府就利用省政务网视频会议系统召开全省电视会议64次,每个区市分别召开电视会议100余次。
说到这里,金锋又算起了账。
“以前省政府召开电视会议,运营 商按每小时6万元收费,一次会议按2小时计算,一年64次,共花700多万元。而全省集中建一套视频会议系统只需要约1000万元,一年多就可以收回成 本。”金锋毫不避讳地表示,“外包不一定省钱,运营商选择的视频设备的质量也不一定好,我们通过招标选择的视频设备的质量和效果都不错。”
金锋敢于直言、坚持原则,但他不喜欢脱离现实蛮干、做事灵活。他认为制止各厅局重复建设视频会议系统是必要的,但要区别对待。对于开视频会议频繁的少数部门要区别对待,如省地税局。
算到另一笔账时,金锋兴趣更足了。“最近我们正在按照‘四统一’原则,建设全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他告诉记者,“已经有多位国家部委领导来视察,并给予了很高评价。”(四统一: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统一监控系统和统一运维。)
“‘四统一’原则有利于条块结 合、上下联动、业务协同、全程监察和稳定运行;同时有利于节省投资,如江西省开发一套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软件,区市一般需要经费60~80万元,县区一般 需要30~40万元。统一软件之后就变成批处理了,软件开发经费大幅度下降,一个区市只要15万元,一个县只要6万元。”对于每一个项目的投入产出比,金 锋都非常自信。
找到新起点
约瑟·奥尔特加·加塞特曾说过,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足。金锋带着对新问题的思考,继续探索前行。
“在应用方面,我发现一些新问题。”金锋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一网通’不能消除信息孤岛。”
科班出身的CIO多少都有些技术偏爱,但金锋是少数能跳出来思考的人。他很少提云计算,也不提虚拟化。“那些外国人提的概念,会把领导整晕的,应该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领导汇报。”金锋说。
他今年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设“江西省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从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用一个公共数据交换平台解决多个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问题,这样既可以消除“信息孤岛”,方便数据交换与共享,又节省应用系统建设经费。
要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 享,金锋善于运用温和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普遍采取“前置交换机”的方式。金锋尽量通俗地解释说:“我们给每个有关厅局配备一个前置交换服务器,你把约定 交换的数据放进‘前置机’,由综合数据库将上述数据汇集,再提供给有关厅局共享。”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外人随意进入部门核心业务数据库、任意修改重要数 据,部门间数据交换与共享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据金锋介绍,江西省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在有关省直属部门部署了前置交换机。
“我们与厅局之间的信任关系早已建立,因此以后的工作还是很好做的。”金锋表示。他对下一步工作,充满了信心。
在展望未来时,金锋表示,江西省 委、省政府正在加大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和应用的整合力度,筹备建设江西省电子政务统一大平台,主要建设内容有:一是建设“政务网乡乡通工程”,实现省、市、 县、乡四级“一网通”;二是建设和完善全省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全省政务部门跨部门、跨地区数据交换和共享;三是建立和完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 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政府信息服务;四是建设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为创新政府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支撑平台;五是 建立和完善电子认证服务,采用“一证通”的方式,解决全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问题。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碧如蓝。通过对金锋的采访,记者感觉到,江西电子政务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链接:
我国政府信息化简介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一、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办公网络。
二、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正式启动“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
三、发展阶段(1999年~2001年):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
四、高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2002年7月,在十七号文件中,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将政府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